傳說中的“高油酸大豆油”不再遙遠。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農業用基因編輯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批準清單》,下發全國首個植物基因編輯安全證書。
這是我國首次批準該技術用于農作物,高油酸大豆是此次獲得證書的基因編輯產品。
該證書由山東舜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摘得,從4月21日起生效,有效期為5年。
基因編輯是世界生物育種領域最前沿的技術。與轉基因不同,基因編輯育種僅對作物自身基因進行修飾,并不轉入其他物種的基因,其原理等同于常規誘變育種,培育出的品種也與常規育種培育出的品種無異。
2022年,農業農村部印發《農業用基因編輯植物安全評價指南(試行)》,依據基因編輯產品不含有外源基因的科學屬性,明確基因編輯產品區別于轉基因作物管理。
舜豐生物就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通過調控油脂的代謝通路,阻斷了油酸向亞油酸的轉化,從而獲得了油酸含量高達80%以上的高油酸大豆。
圖片來源:舜豐生物
油酸是一種單不飽和脂肪酸,被稱為“安全脂肪酸”,有益于人體健康;學術界將油酸含量在75%以上的食用油認定為“高油酸油”(國標為70%)。用高油酸大豆榨出的大豆油油酸含量能夠達到80%以上,最高可達85%,是普通大豆油油酸含量的4倍。
高油酸大豆油具有較強的功能特性,包括:熱穩定性強、耐煎炸、煙點高、油煙少;抗氧化、耐儲藏、可延長貨架期。營養功效包括單不飽和脂肪酸增加,飽和脂肪酸和不良反式脂肪減少,為消費者提供多種健康益處,可作為橄欖油、茶油等高端食用油的“平替”,廣泛適用于餐廳油炸、食品制造、日常烹飪、烘焙用油等。
在許多食品相關應用場景中,大豆油已占據優勢地位,新興的高油酸大豆油更被視為巨大的商業化藍海之一,但因產量有限,難以滿足快速增長的消費需求。因此國內外的育種專家們都在想方設法培育產量更高、價格更實惠的高油酸大豆。
目前,美國、加拿大、烏克蘭和印度都有種植高油酸大豆,美國產量居首,但絕對數量并不高。據國際機構數據,2021年美國估計生產了約15萬噸高油酸大豆油,預計2023年美國高油酸大豆油的產量將達到36.4萬噸。
在我國,高油酸食用油正處于蓬勃發展期,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認可和青睞,高油酸花生油、高油酸菜籽油、高油酸葵花籽油都已走上百姓的餐桌,但高油酸大豆油品類仍是空白。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在我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的戰略背景下,舜豐生物采用尖端育種技術,取得了高油酸大豆的突破創新,打破了國外對基因編輯核心技術的壟斷,利用我國自己的種子和技術,創制屬于我們自己的高油酸產品,為糧油食品行業帶來令人振奮的市場前景,為國產大豆的發展打開了新的空間。
首個基因編輯安全證書的下發,則體現出政策面的推進,標志著我國基因編輯技術從實驗室階段邁向產業化的關鍵一步。不過,高油酸大豆在取得安全證書后,還需要經過“品種審定”等監管流程,才能進行商業化落地種植及加工生產。
大豆油是我國第一大消費油種,產量高,用途廣;“明日之星”高油酸大豆油市場潛力巨大,對大豆油品質升級具有積極意義。國產高油酸大豆油何時能面世?還有賴于政策的引導和持續推動,以及豆農、種業公司與油脂加工企業的共同合作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