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鋼鐵網
國內菜油供應主要由國產菜籽壓榨、進口菜籽壓榨以及直接進口的菜油,其中國產菜籽多用于濃香小榨型菜油的壓榨,且多以農戶自用為主,并不流向貿易流通環節,2022年數據顯示進口菜籽壓榨產油量比為41%,進口菜油供應占比為59%。
當前國內直接進口菜油仍以非轉菜為主,預計國內4-6月平均每月菜油到港14-17萬噸,進口菜油主要由歐盟非轉、俄羅斯非轉和迪拜毛菜構成,根據1~3月份菜油進口量數據預計華東每月到港1船加一號毛菜。二季度菜籽買船能維持沿海菜籽壓榨廠較高的周度壓榨量,菜油整體供需轉寬松格局未變,預計華東菜油將維持累庫周期。
海關總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1-3月中國菜籽進口總量為48.39萬噸,同比2022年1-3月增加20.72萬噸左右,增幅74.93%。
根據2023年1至3月份海關數據與往年1至3月份比較,2023年相比2022年在1至3月份的菜油進口有所回升,但仍不及2021年1至3月份進口數據,2023年三月份菜油總進口量為17.96萬噸同比2022年3月份8.66萬噸增長107%;而同比2021年三月份菜油總進口量24.89萬噸卻下降了65%。
其中進口自俄羅斯的菜油量約為10.86萬噸,同比上年同期增加7.79萬噸,增幅253.7%,進口金額為1.44億美元,折合單價為1324美元/噸。
目前來看,菜油壓力仍然等不到釋放,菜油的基本面依然較差,因為進口菜油到港,以及壓榨廠開機,預計菜油后續將會不斷累庫,4—5月每月菜籽到港預計將在65萬噸以上,后期整體的菜籽供應仍然寬松。由于多個國家生物柴油政策執行不及預期,對于植物油消費增漲速度并不會像之前那么高。隨著歐洲菜籽將于6月開始收割,7月出口開始增多,增產背景下再度對價格利空影響。并且菜豆油現貨價差由負轉正后,菜油成交再度冷清。
綜上,由于前期菜油的進口盤面利潤恢復,后期菜油大量到港。歐洲各國受到菜油供應壓力的影響,現貨價格維持在較低水平,導致進口端帶動國內盤面偏弱。全球菜籽供應恢復格局明顯,后期國內的供應仍然愈發寬松。近期菜油繼續維持逢高拋空的思想,后續需要重點關注國外歐洲菜油以及加拿大新一季菜籽播種生長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