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3buxa"><acronym id="3buxa"></acronym></form>
<dd id="3buxa"><pre id="3buxa"></pre></dd>

<th id="3buxa"></th>

  • <tbody id="3buxa"><track id="3buxa"></track></tbody><form id="3buxa"><wbr id="3buxa"></wbr></form>
  •  

    華南油脂油料調研:供應預期上升 菜油領跌油脂板塊

    2023-03-17
    摘要:

    國內菜系整體供應端呈現充裕狀態,一改疫情三年的供應緊張狀態,進入供給寬松格局;需求端畜禽類養殖高存欄、水產養殖尚未全面開始。

    格林大華

    為了摸清當前油脂油料市場供應情況,尤其是菜系整體供應和需求情況,2023年3月6日-2022年3月9日,我們展開了對華南地區的油脂油料調研,調研企業涉及龍頭油脂油料進口貿易商、中大型養殖飼料生產商、生豬養殖龍頭企業、水產和禽類養殖企業、中大型糧油貿易商。通過對全產業鏈的走訪和調研,我們了解到在二季度之前,國內菜系整體供應端呈現充裕狀態,一改疫情三年的供應緊張狀態,進入供給寬松格局;需求端畜禽類養殖高存欄、水產養殖尚未全面開始。

    一、調研背景

    近年來,隨著進口菜籽粕的增加,南方沿海地區進口菜粕貿易量逐年攀升,與長江中下游地區交相輝映,南方沿海地區的菜粕供應在全年中基本能保持相對平穩性,南方菜籽粕市場在全國菜粕市場的話語權越來越大。福建地區具有國內重要水產飼料生產企業,飼料銷售覆蓋廣泛,省內水域資源豐富,水產養殖密布,隨著氣溫的逐步回升,新年度水產養殖投苗將會展開。

    2022年全球菜籽供給偏緊的現實疊加俄烏沖突突起,推升國內菜粕現貨高基差創出5年歷史新高,一度高達1528元/噸,四季度菜粕高基差出現快速回落,但是仍在歷史同期高位。2023年全球菜系供給端已經得到有效修復,戰爭升水消退,全球菜籽供需形勢發生了較大變化。加拿大油菜籽產量大幅回升,歐洲和澳大利亞菜籽迎來豐收,國內自主油菜籽產量繼續保持增加態勢,進口菜粕可用于交割盤面,國內進口菜籽政策寬松模式啟動,菜籽類產量進口增加,國內油菜籽榨利高企,企業新年度生產意愿較強,農歷春節水產價格漲幅低于飼料成本漲幅,有一定壓塘情況出現,形成較為明顯的供給增加,需求不明的情況,基于此我們推出了本次菜系飼料產業鏈調研。

    二、調研目的

    1、了解目前原料進口商的進口利潤以及后期規劃

    2、了解飼料企業的采購情況,庫存情況,銷售進度

    3、了解水產價格,節后銷售情況,存塘情況,投苗情況

    4、菜粕和豆粕的價差替代情況和菜系交易方法和方式

    三、調研路線

    廈門島內和島外---漳州地區---福清地區

    四、核心觀點

    1、菜籽二季度集中到港量巨增:2022年以來,國內油菜籽壓榨利潤高企,刺激進口貿易商大量采購加拿大油菜籽,據悉保守采購450-500萬噸油菜籽,采購量是去年全年采購量的一倍以上,其中二季度每月到港油菜籽數量大約在70-80萬噸之間,全年進口菜籽折油量200萬噸,折粕300萬噸。

    2、顆粒粕進口保持正常進度,但略有增加:由于顆粒粕進口利潤穩定,預計今年國內顆粒粕進口保持和去年同等規模,大約在170萬噸左右,但是其他類雜粕進口量將會有所增加,比如葵粕,亞麻籽粕等粕類。目前菜粕和葵粕之間的價差有300元左右,有一定的替代優勢,但是后續葵粕進口可能存在不連續性,因此市場還是更多愿意使用菜粕。

    3、豆粕和菜粕的基差替代將持續一段時間:調研期間,豆粕和菜粕的價差仍在900-1050元的高位,菜粕的替代優勢明顯,飼料企業更加青睞使用質優價廉的菜粕,2022年菜粕的蛋白優勢明顯,往年35%的蛋白,今年高的能達到39%,同樣的價格,飼料廠可以得到3-4的免費蛋白,因此飼料廠使用菜粕的積極性較高。只要豆粕和菜粕的價差維持在800元之上,飼料企業將會繼續使用菜粕作為蛋白的主要來源。

    4、行業普遍看空后續雙粕基差和盤面:目前市場不管是進口商還是貿易商,還是飼料商均看空雙粕的后續行情,認為基差將會率先下跌,6月份甚至會出現負基差情況,基差的持續走弱將最終帶動雙粕盤面的下跌。飼料廠在二季度前采購壓力較小,隨用隨采為主,飼料廠的安全庫存下降至一周左右,去年同期的安全庫存在10-15天以上。

    5、水產需求規模穩定:由于國內淡水養殖面積有限,后續淡水養殖擴展面積的概率不大,整體的淡水養殖量將會保持穩定在3300萬噸左右。雖然去年春節前后淡水水產價格相對較低,造成養殖戶有一定虧損,但是淡水養殖的紅利已經連續持續了4年,偶爾一年的虧損并不能促使淡水養殖規模的減少,僅僅會有一些普水轉特水情況出現。因此在投苗之前尚不能推斷水產養殖規模會有縮減。

    五、調研實錄:

    2023年3月6日  廈門  菜粕進口商A

    該企業為國內主要的菜粕、葵粕進口商,年進口菜粕量50-60萬噸,市場占有率約全國粕類進口的三分之一,葵粕市場占有率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

    1、顆粒粕供應情況

    預計4-6月菜籽進口量月均80萬噸左右。7-9月進口情況還存在一定變數,關注盤面榨利、加拿大油菜籽結轉庫存、內外盤價格以及匯率的變化。因目前美國豆粕價格較高,今年加拿大主要出口菜粕至美國以獲得更高利潤,因此國內進口加拿大菜粕的利潤不太好,進口量預計較往年減少30%,主要體現在3-6月進口量的縮減上,預計月均進口量10-15萬噸,二季度菜粕整體進口量約40-45萬噸??蛇M口量增加,月均到港量約20萬噸。

    2、豆粕方面

    目前市場上對阿根廷的大豆減產幅度還有變化,最低的預期是阿根廷2022/23年度大豆產量在3000萬噸以下,比預期少了1100萬噸,雖然巴西產量今年提高的較多,但是由于阿根廷的超預期減產,南美整體增產幅度削弱,全球大豆還沒有進入寬松格局,加之新年度美豆尚未播種,從大豆/玉米比價來看,美國展望論壇公布的大豆種植面積還有下調空間?;蕛r格下降、種植保險也比較支持美玉米種植面積的增加。因此美豆價格還有向上的空間,但要綜合考慮宏觀的情況。因為巴西7、8月份主要出口玉米,大豆存在集中銷售期,4-5月巴西大豆貼水仍有下跌空間,會傳導至進口大豆成本上。3月如果巴西天氣正常,可以裝出大豆1000-1500萬噸大豆,對應未來國內大量大豆到港。國內方面,預計3月大豆到港到港600-650萬噸,壓榨量不足700萬噸,大豆庫存偏低。預計4月到港量較大,基差下行。從豆粕消費情況來看,春節之后第一周提貨情況較好,隨后提貨情況一直較差。

    3、蛋白粕需求情況

    預計菜粕的基差將會比較堅挺,跌幅要小于豆粕。目前進口菜粕周度提貨量3-3.5萬噸,壓榨菜粕提貨情況也比較好。3月前半月雜粕的需求較好,由于后期進口量減少,進口雜粕較難累庫。從去年11月之后菜粕的性價比較好,畜禽飼料提高菜粕的配比,豬料中菜粕的添加有所增加,(內供)添加比例在4%以上,外銷的豬料里也會添加1%-2%的菜粕。今年生豬二育已經啟動,但利潤較差,養殖端更看重飼料性價比。目前豆粕需求還沒有爆發,二育能不能支撐豬價也存在疑問,目前生豬還是供過于求的狀態。如果消費恢復能夠支撐豬價,養殖利潤會有一定改善,如果不能,養殖利潤預計維持較差的狀態。水產需求還未啟動,后期關注水產價格和天氣兩方面因素,如果水產料不及預期,菜粕需求還是走畜禽料邏輯??傮w來看,菜粕需求方面多空交織,看空基差是行業共識,但短期內還是震蕩格局。

    4、豆粕-菜粕價差

    5月之后菜粕要維持性價比的話,豆菜粕價差還是要走闊。目前豆粕-菜粕現貨價差高于盤面價差,重點關注是近月現貨價差縮小還是遠月盤面價差擴大,后期菜粕的水產需求對于豆菜粕價差的變化有較大影響。由于大豆到港量較大等原因,預計5月豆粕庫存較高,但菜粕由于需求較好、進口減少,預計到5月菜粕庫存相較豆粕偏緊。企業預計05合約豆菜粕價差走闊,但不會到1000以上的價差,預計4月價差將走縮;預計09合約價差走闊,因為今年菜籽的進口量大,菜籽的壓榨利潤好于大豆壓榨利潤。

    5、下游企業備貨情況

    目前菜粕提貨好于正常年份,大型飼料廠會儲備一些菜粕的底倉。進口菜粕蛋白含量較高,供應穩定,壓榨菜粕因進口通關問題,會存在供應不連續的現象。公司預售進口菜粕遠月基差比較穩定,基差報價120-150左右。大型水產飼料廠已有底倉儲備,中小飼料廠還沒有啟動遠月備貨。另據了解,中部地區中小水產飼料廠的原料庫存只有往年的1/3,開機比往年推遲20天。

    2023年3月6日  廈門  菜粕貿易商B

    該企業為國內主要的大宗農產品貿易商,菜粕方面主要從事貿易。

    1、顆粒粕供需情況

    進口菜粕單月十來萬噸,美國多增加加拿大菜粕進口,導致國內進口菜粕量有所下降。菜籽采購已達到500萬噸左右。菜粕前段時間比較有性價比,隨著菜籽壓榨恢復,豆菜粕價差下行。目前葵粕性價比較好,對菜粕需求存在一些壓力??涩F貨價2900元/噸附近,一般而言菜粕-葵粕價差在200元/噸左右比較合適,現在達到300元/噸以上。

    2、菜粕進口和國內貿易

    菜粕的進出口貿易不僅限于進口利潤,企業為了控制貨源,拿到產地一手報價,不論盈虧都要進行正常進口,目前進口菜粕市場基本基本集中在少數幾家企業。華中地區菜粕的采購主要還是比較華東和華南的價格,另外還有國產菜籽補充。

    2023年3月7日  廈門  菜粕貿易商C

    該企業從事菜粕和雜粕貿易,年銷量40萬噸,市場規模占據福建地區的1/3,業務覆蓋江西、粵東、安徽等地區,客戶主要面向飼料廠。

    1、豆粕和菜粕價差優勢明顯

    自去年11月份企,豆菜粕價差一度擴大1500元,菜粕開始增加對豆粕的替代。全產業鏈生豬養殖企業在豬料中添加菜粕,自用料中豆粕替代比例在5%以,外銷由于色澤問題添加不多。仔豬料也基本不添加菜粕。禽料(肉鴨)中菜粕的使用可達到20%??傻南M要看區域,廣東接受度比較高???菜粕價差已從400縮到300,但菜粕有蛋白溢價,以前菜粕36%蛋白時菜粕-葵粕價差沒那么大,但今年加菜籽蛋白含量39%-40%左右,顆粒粕37%-38%,顆粒粕中含有3%油脂,含油量高的菜粕比較適合添加至禽料里。豬價和養殖利潤對于是否替代具有較大影響。廣東豆菜粕價差已不到1000元/噸,價差在900元以下豬料慢慢不使用菜粕替代,800元以下就基本不替代了。

    2、養殖規模穩定

    國內的生豬養殖已經形成了集團化,規?;癁橹鞯酿B殖生態,因此養殖規模保持在穩定的高位狀態,大集團更關注養殖成本、技術等能不能保持在行業前列。豬價好的時候會添加更優質的飼料,例如動物蛋白,因為飼料成本的上漲沒有豬價漲幅大,但目前主要采用低蛋白日糧。目前東北、山西等地豬瘟還是比較嚴重,但防疫技術成熟了,通過拔牙技術能有效防疫病情擴散,大部分還是能養到出欄。下游大型飼料廠也向養殖領域發展,水產飼料方面,全國水體面積固定,水廠養殖面積增長比較困難。去年水產料需求情況較好,但今年壓塘情況較普遍。水產飼料消費比較穩定,總量約3300萬噸,其中普水料70%,特水料30%。今年水產需求預計比較穩定,投苗不會減少太多。投苗密度低,個體長得快,投苗密度高魚類生長相對較慢,因此總體飼料用量不會有太大差距。雖然存在壓塘現象,但后期價格上漲的話還是有盈利空間,目前水產價格低也不代表水產上市時候價格低。

    3、價差情況

    迪拜粉粕含蛋白含量36%-37%,加籽有蛋白溢價。蛋白1個點100多塊,差3個點差會有較大差距,因此迪拜粉粕需求量減少。預計豆粕三季度基差達到100元左右,菜粕今年上半年結轉量不會很多,下半年加籽出口量減少。豆粕-菜粕價差主要還是看各自獨立的壓榨成本,另外還要關注6-9月水產需求,05價差不好跌,09價差漲至800后預計會走縮。

    4、期現貿易情況

    菜籽預計進口500萬噸,目前已經采購450萬噸,目前主要采購的是4、5月船期菜籽,只能壓榨到7月,4、5月菜籽到港量單月預計有70-80萬噸。03合約菜粕交割月前最后兩天價格跌幅較大,但企業不敢參與,因為沒貨進行交割,擔心出現風險。目前顆粒粕賣價較好也沒必要進行交割,交割有50元/噸貼水。華東對顆粒粕接受度較高,會外銷兩湖地區。華南主要是壓榨粕,也會外銷兩湖地區。華東流入兩湖地區的成本會低一點。廣西菜粕供給云南、四川等地,主要通過汽運。目前菜粕價格廣西最低,主要是由于產能擴張較快。C公司以基差貿易為主,會在盤面套保,去年因為豆菜粕價差大,菜粕很多在豆粕上套保。

    2023年3月7日  廈門  菜粕進出口貿易商D

    該企業為國內主要的大宗農產品貿易商,從事菜粕進口和貿易。

    1、菜粕供應情況

    菜籽目前采購到5月船期,總計約500萬噸采購量,6-8月船期采購的不多,最多再買50萬噸,還要看盤面榨利情況。9月以后開始采購新作加拿大菜籽。去年加拿大因干旱問題,菜籽結轉庫存低,今年中國大量采購加菜籽,結轉庫存同樣很低,再加上加拿大菜籽種植面積增幅有限,如果新舊作價差過大,農民有超賣意愿,但量應該不會太大。后期加拿大菜粕較難采購,因為阿根廷減產導致豆粕出口減少,加拿大出口至美國的菜粕增加,減少對中國出口。目前加拿大菜籽壓榨產能有限,榨利很高,港口運力限制,菜粕出口到我國的量也只能在200萬噸左右。粉粕進口相對較少。預計后期豆粕、菜粕基差繼續下跌,5、6月可能出現負基差。

    2、下游需求情況

    油廠更青睞含油高的菜籽,但今年壓榨菜粕及顆粒粕蛋白含量較高,對飼料廠比較有利。華南雜粕供應較多,導致豆粕價格走低??芍饕迷谇萘仙?,在鴨料中的添加比例達到18-20%。生豬的養殖利潤好時更傾向于添加豆粕,養殖利潤差則更傾向低價菜粕。最近豬料中菜粕的添加比例有所下降,豆菜粕價差越縮,菜粕在豬料中的用量下降越快。水產需求較難判斷,地區差異太大;從大廠的飼料產量上也很難推出菜粕的需求,因為飼料產量有可能是飼料廠兼并之后的數據,統計口徑不統一。菜粕需求主要還是看工廠出貨量和豆菜粕價差。

    3、菜粕到港情況

    3月D公司華東顆粒粕到港約7萬噸,主要集中在下旬,上周有公司顆粒粕到港4萬噸,下一次到港高峰集中在3月下旬,到港時間不太均勻,其他幾個油廠下旬也有1-2萬的到港量?;钕碌^程中菜粕的區域價差較難實現,往往外地菜粕調運至華東后,華東的進口菜粕也到港了。

    4、國產菜籽收購情況

    湖北種植菜籽的意愿較高,補貼多,除對農戶外對壓榨廠也有補貼,但湖北菜籽出油率偏低。國產菜籽云貴地區先上市,可以關注收購價,湖北4月下旬、安徽5月初、江蘇6月初菜籽會陸續上市?;ㄆ诤徒Y頰期是菜籽生長關鍵期,目前兩湖地區正處于這個階段。江蘇菜籽種植面積不會多,但產量應該還可以。種植菜籽人力消耗大,農機使用率低。國產菜籽上市對進口菜籽會有一定沖擊,但國產菜籽質量比較難掌控,含油量不一。去年D公司收購湖北菜籽2-3萬噸,大型油廠收購了十幾萬噸。

    現貨貿易情況

    貿易商可以是基差空頭,先賣基差,等基差下跌后再補現貨。D公司認為基差波動比較小,具有趨勢性,看空后市豆粕基差,此前6-9月豆粕基差最低賣到09合約+120,2-5月基差銷售較快。

    六、后市展望:

    1、大豆的進口到港預估:根據多方進出口貿易公司的預報船期和到港量估算,4月份國內大豆到港預期為800-1000萬噸,5月份1000萬噸,6月份1000萬噸,油廠開工率有望在4月份恢復到正常開工情況,周度壓榨量有望達到200萬噸左右,后續豆粕和豆油供應預期充足

    2、棕櫚油方面:印尼的限制出口政策將在5月份到期,屆時東南亞地區正處于季節性增產旺季,預計國內4月份31.5萬噸,5月份35萬噸,進口量恢復到正常狀態。印度國內整體油脂庫存已經恢復到較高狀態,截止到2月份,印度植物油總庫存342.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83.16%,其中渠道庫存升至了237.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72.1%,港口庫存升至105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14.29%。印度作為全球第一大植物油消費國,其國內油脂庫存的回升,對全球植物油采購需求將會降低,這對全球植物油價格來說失去了較大的支撐。

    3、油脂消費預期:經歷過2022年的餐飲消費寒冬,國內的2-6月豆油月度表觀消費量140萬噸左右, 2-6月淡季月度菜油表觀消費量維持在40-60萬噸,2-6月淡季月度棕櫚油表觀消費量維持在10-30萬噸。根據中國烹飪協會春節餐飲數據公布顯示,農歷春節期間國內餐飲消費已經得到有效恢復,3月份以來,國內外出人員和旅行班列增多,下游餐飲消費有望復蘇,但是鑒于仍處于消費淡季,餐飲消費以存量回升為主。

    4、養殖端情況展望:國內生豬養殖已經完成集團化,規?;B殖形態的轉化,整體國內生豬養殖規模穩定在4.3億頭,蛋禽類養殖利潤尚可,新年度蛋雞雞苗補欄積極,肉雞也呈現補苗增加態勢,雙粕的需求支撐力度仍在。

    5、油粕比:由于養殖規模龐大,養殖需求支撐仍在,但是餐飲消費仍處于淡季狀態,菜油期價率先跌破前期振蕩區間平臺,形成下行態勢,這將拖累整體油脂呈現下行態勢,并且豆油和棕櫚油將會有補跌行情出現,豆油和棕櫚油目前現貨價差1200元左右,價格替代優勢下棕櫚油使用將會增多,體現在盤面上將會呈現,菜籽油最弱,豆油其次,棕櫚油稍強。油粕比將繼續走弱,雙粕盤面呈現抗跌,但是后續隨著到港壓力的增加,有望形成油粕雙跌的格局。

     
    九九99久久精品在免费线BT
    <form id="3buxa"><acronym id="3buxa"></acronym></form>
    <dd id="3buxa"><pre id="3buxa"></pre></dd>

    <th id="3buxa"></th>

  • <tbody id="3buxa"><track id="3buxa"></track></tbody><form id="3buxa"><wbr id="3buxa"></wbr></f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