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昭化工業園區中紡糧油(廣元)有限公司(下稱中紡糧油)灌裝生產線上,在經過吹瓶、貼標、加蓋、打碼、裝箱流水線作業后,一件件成品包裝油將隨著鐵路運往西藏。
疫情發生后,中紡糧油克服紙箱輔材短缺困難,想方設法采集包裝材料,基本滿足訂單正常生產。2019年首條包裝油生產線啟用后,今年預計將加工大豆20余萬噸,生產包裝油3.5萬噸、豆粕18萬余噸,實現年產值15億元。
克服紙箱輔材短缺困難 有序復工滿足訂單生產
受疫情影響,2月1日,中紡糧油員工陸續到崗,2月5日,正式恢復生產。由于交通物流限制,加之成都雙流、大邑原材料供應商停產,包裝油紙箱出現嚴重短缺,中紡糧油四處采集,滿足現有訂單生產。
記者了解到,中紡糧油大豆原材料源自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國家。從美國發貨,兩月內抵達廣元,從連云港港口,利用鐵路運輸,最快4天能抵達廠區。由于年前備貨充分,油脂精煉生產未受到絲毫影響。
2019年,首條包裝油生產線啟用后,中紡糧油生產福臨門系列大豆油、菜籽油10多個品種,主要滿足西南、西北等地市場供應。該生產線實現每小時生產包裝油750箱、15噸。若三條生產線同時啟用,將實現日產包裝油200噸。
每天測兩次體溫防控疫情 員工分時段分部門就餐
中紡糧油現有員工220人,除開勞務外包的70人外,工廠生產工人現有139人。一線車間工人110余名全是昭化本地人,管理高層和技術骨干源自湖北、山東等地。針對春節返廠員工、省外人員觀察14天后再復工,期間每天監測體溫兩次,每兩小時定位一次。省內員工每天也要監測體溫兩次,入廠人員均需佩戴口罩。生產廠區、辦公區、生活區每天定時消毒。員工分時段、分部門就餐,每個餐桌上還設有隔離欄板。
為有效防控疫情,按照“最低限量、嚴格防護、確保安全”的原則,統籌安排工人輪崗復工,除管理層和業務部門全部到崗外,一線生產工人輪休、輪崗。
建成西北最大“福臨門”基地 今年實現產值15億元
中紡糧油(集團)廣元有限公司是中糧油脂西部戰略布局的關鍵節點,也是西部最大的“福臨門”食用油生產基地。2012年落戶昭化工業園區,年油料加工能力30萬噸、油脂精煉能力6萬噸、油品灌裝能力10萬噸,有配套庫(罐)容近5萬噸。生產的“喜盈盈”牌飼用豆粕、“福臨門”牌食用油、“曌?!迸撇俗延偷犬a品,市場覆蓋川陜甘三省大部分地區,已成為川東北及川陜結合區域最大的糧油加工和銷售企業。
2015年投產首年產量12萬噸,2019年包裝油上線后,產量達到17.5萬噸。中紡糧油鐵路專線投入使用后,改寫了大豆原材料到達廣元火車南站后,再由載重貨車轉運的歷史,該專線也是川北最先進的現代化鐵路專用線路,日接卸能力3000噸,相當于貨車轉運3倍的運輸能力。
受疫情影響,湖北等地食用油生產廠家暫停生產,可能會出現食用油暫時短缺現象,中紡糧油在滿足包裝輔材的前提下,將加大馬力提高產量,盡量滿足市場需求。根據生產計劃,今年預計將加工大豆20余萬噸,生產包裝油3.5萬噸、豆粕18萬余噸,實現年產值15億元。